
1943年6月的一天,延安保卫处保安处长陈泊(布鲁),如往常一样细心查阅着毛主席的活动安排表。根据活动安排,两天之后,毛主席要接见新四军第3师6旅旅长田守尧。
陈泊
在查阅这名“田守尧”旅长的材料时,陈泊突然感觉有些蹊跷:材料上显示这名新四军旅长在到达晋西北后是独自进入延安边区的,他的介绍信也恰好在战斗中丢失。
为了安全起见,陈泊向晋西北的两个八路军兵站发去了电报询问,结果却得到了田守尧并没有路过晋西北一带的回电。被誉为“延安的福尔摩斯”的陈泊,心中立即警铃大作,令人将“田守尧”隔离审查。
经过两天两夜的审查,陈泊得到了一个令他冷汗直冒的真相:新四军第3师8旅旅长田守尧,在1943年3月18日就已经牺牲于连云港海面,而眼前这个“田守尧”,则是国民党派出的军统特务。
田守尧
这个特务伪装成“田守尧”潜入延安,身上还携带了一支消音手枪,目的正是为了行刺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。
“田守尧”抵达延安
1943年6月上旬,八路军延安吴起某警戒哨,击毙了一小撮偷越山口的武装特务。数日之后,在富县的边境,又出现了特务偷越哨所被击毙的情况。
接连出现的特务偷越哨口事件,引起了延安保卫处的警觉,保卫处立即加强了边区的巡逻和审查力度。然而俗话说百密必有一疏,在审查之时,保卫处的战士出现了失误。
这天,一名自称是新四军第3师8旅旅长的人,接受了保卫处的检查。面对保卫处的例行检查,这名“田守尧”旅长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破绽,唯独缺少了一封介绍信。
对此,“田守尧”解释道:
“我们在经过日军的一道封锁线时,不幸被日军巡逻队所发现,发生了激烈的战斗。我突围出来后,一路从渤海、冀东、平西辗转进入晋西北,介绍信在路上弄丢了。”
3月初,中央确实下达了从盐阜抗日根据地抽调团级以上干部,赴延安学习深造的指示,而田守尧正是其中一员。见对方言之凿凿、声泪俱下,保卫处的战士丧失了警惕性,将他陈述的材料做了登记之后,就把他送到了军委招待所。
“田守尧”在军委招待所住了五天,所作所为没有漏出任何破绽,因此大家都没有对他的身份产生怀疑。眼见只剩两天便能够得到毛主席的接见,这名特务不由地沾沾自喜起来,不想最终仍是没能逃过陈泊的火眼金睛。
陈泊被毛主席誉为“延安的福尔摩斯”,他每天都要求保卫处将主要领导们的日常活动安排抄写下来,然后一件一件亲自认真翻阅。
他在安排计划中看到这么一项内容:6月22日上午10时,毛主席接见新四军第3师8旅旅长田守尧。陈泊如往常一样将田守尧的名字记在了笔记本上,随后前往查阅田守尧的材料。
介绍信丢失在战争年代虽然算正常情况,但陈泊仍没有放松警惕,而是向中央军委保卫部部长钱益民提出申请:能否向晋西北的两个八路军兵站去电查证?
当天下午,陈泊便收到了晋西北兵站的回电,田守尧旅长并未从两个兵站经过。陈泊心中一凛,联想到近日来频繁出现的特务偷越哨所事件,他的内心出现了一个可怕的猜想:
田守尧从3月份便离开了华中,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三个多月,这其中可能发生很多变化。这个“田守尧”既没有介绍信,也没有像他所述那样经过八路军兵站,此人会不会是假冒的?
事不宜迟,陈泊立即前往钱益民办公室:“我建议立马隔离审查田守尧,然后再决定是否接见一事。”听完陈泊的分析后,钱益民同意了陈泊的建议,将“田守尧”隔离审查。
一开始,这名特务死活不肯承认,坚称自己就是“田守尧”。可在陈泊要求他出示介绍信时,此人一会儿称是在战斗中丢失,一会儿说是在赶往延安的路上丢失。
直到在他身上搜出一把消音手枪后,“田守尧”才颓然承认了自己的特务身份,并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。
田守尧牺牲,戴笠趁机派人冒充
田守尧本人是徐海东麾下的一名年轻有为、作战勇猛的得力战将,在平型关战役中,他率领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一部参战,在蔡家峪、韩家湾一带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。
田守尧身先士卒,在身负重伤后仍坚持躺在担架上指挥杀敌,战后受到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的来电表彰。此后田守尧率部参加反“九路围攻”、张店战役、町店战役,皆展现出过硬的军事指挥才能。
1941年,田守尧在黄克诚的带领下南下开辟盐阜抗日根据地,所率部队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8旅。田守尧指挥8旅攻克日伪重要据点郑潭口,共歼灭800余日军,拔除了日伪插入盐阜、淮海两个抗日根据地的钉子。
1943年3月,田守尧与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彭雄等团以上干部及几十名随行人员,响应中央号召前往延安深造学习。鉴于日伪正在淮海区扫荡,田守尧等人决定改走海路北上。
彭雄
17日凌晨,队伍乘木船漂泊至连云港赣榆县小沙东海面,突然遭遇了一艘日军巡逻艇。田守尧等人都携带着枪支,一旦被日军登船检查就暴露了,于是田守尧与彭雄等人决定先发制人。
敌人猝不及防下死伤惨重,但反应过来后就与木船拉开了距离,利用火力优势向着木船发起猛烈射击。田守尧等人配备的短枪很难有效杀伤敌人,见状,田守尧等人将携带的文件统统丢入海中销毁,全体将士都做好了牺牲准备。
相持到下午三时左右,在击退了日军的三次进攻后,打光了子弹的日军巡逻舰悻悻掉头而去。此时田守尧等人的弹药也接近耗尽,木船更是弹孔密布、摇摇欲坠。
见敌舰远去,田守尧等人松了一口气,木船再次向北缓缓行驶。不料半个小时后,远处却突然响起了突突突的马达声,四艘日军巡逻艇再次向队伍袭来。
田守尧等人只能边打边撤,在木船搁浅后全员涉水登岸。失去了船体的掩护,敌人的机枪扑簌簌地向田守尧等人打来,战士们一脚深一脚浅地艰难向岸边跋涉,不断有人中弹负伤或牺牲。
身中数弹的田守尧夫妇,在惊涛的不断推动拍打下筋疲力竭,最终被海水无情地吞没。惊涛拍岸,浪嚎不止,年仅28岁的田守尧就这样壮烈牺牲了。
田守尧夫妇
战士们来不及悲痛,只得继续向岸边冲去。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八路军驻王村海防部队赶来支援,一边奋力向日舰开火,一边下海接应战士,最终成功将日军巡逻舰逼退。
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闻此噩耗哀痛不已,为田守尧、彭雄等16位遇难烈士及水手召开公祭大会和追悼会,将这些烈士的遗体葬于马鞍山抗日山烈士陵园。
受交通、通讯条件限制,延安方面此时并不知道田守尧等人罹难的噩耗,而国民党军统却通过眼线从汪伪政府那里获取了这一封情报,并弄清楚了大部分新四军阵亡将士的名单。
戴笠
在看到“田守尧”三个字时,戴笠不由地一惊。平型关大捷中,田守尧凭借着英勇的表现成为了功臣之一,曾被国内大小报刊登报记载,因此戴笠对他印象颇深。
一个疯狂的计划,很快便在戴笠脑中酝酿而出。他派出了一名高级特务,经过短期培训冒充成“田守尧”,携带一支消音手枪前往延安,妄图借此机会行刺毛主席等领导人。
然而这个假冒的“田守尧”旅长,最终还是被心细如发的陈泊所揭穿,让戴笠精心策划的惊天大案彻底流产。
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火眼金睛,陈泊一次又一次地捣毁戴笠的阴谋,默默保卫着党中央的安全,不负“延安的福尔摩斯”之美名!
